梅河口...
切换分站
免费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当前位置:梅河口058同城网 > 梅河口热点资讯 > 梅河口民生资讯 >  单位少缴社保怎样处理「」

单位少缴社保怎样处理「」

发表时间:2023-05-29 05:06:56  来源:资讯  浏览:次   【】【】【
一、公司少交社保怎么办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二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

单位少缴社保怎样处理

一、公司少交社保怎么办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二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和财政部门、审计机关对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举报、投诉,应当依法处理;对不属于本部门、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机构应当及时处理,不得推诿。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或者个人认为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的行为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依法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核定社会保险费、支付社会保险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侵害其他社会保险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二、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不交社保怎么办?

就你的描述,给到如下解答:

1.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你可以上社保局投诉,让用人单位给你补缴;

2.如果你的案件准备劳动仲裁的话,可以以公司未缴纳社保为由发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给公司,以邮政寄;来主张经济补偿金,具体到你的案子,经济补偿金为1个月的工资。

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一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3.准备劳动仲裁需准备好: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两份;(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3)证据材料原件和复印件(具体到你的案件,钉钉打卡,工资银行流水等)(4)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资料(可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网站上查询打印)。

4.开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是开不开具这事不好说。这份证明是你入职下家公司要用的,如果由于你之外的原因无法提供,新用人单位一般会采取其他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三、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怎么办?

挺震惊的!现在居然还有单位不给员工缴社保,对于单位来说风险很大。

一、公司不交社保,将有什么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将面临以下后果:
1、企业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因此员工想要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根据法律《劳动合同法》第36条。
2、未缴纳医疗保险期间,员工发生疾病,员工应享受的医保待遇部分,由单位承担。
3、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这个其实代价很大的,举例来说,假如有个员工发生9级工伤,需单位承担的费用加一起超过30万!而如果缴纳了社保,这笔费用是由工伤保险支付的!
4、企业不给员工缴纳社保,造成非本人原因离职,因累计年限不足,造成本人无法申请失业金,单位应承担相应赔偿。
5、企业不给女职工缴纳社保,女职工的生育费用,包括产假费、住院费和生育津贴,应由单位承担。
6、企业没有给职工缴纳社保,造成未来退休待遇受到到影响,企业又无法补缴的,也可能需要向职工支付相应赔偿。
7、社保部门将定期对单位社保缴纳情况进行稽核,发现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的情况,应为未按时足额缴纳的全部职工,进行补缴。
8、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1-3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3000元的罚款,同时拒不补缴或拒不接受检查的,将面临罚款,按照欠缴数额的1~3倍罚款。
9、28部委发布的社保领域联合惩戒措施,针对拒不缴纳的,单位纳入信用黑名单,影响法人乘坐飞机和高铁、税收政策享受、政府各项补贴、政府投标项目等,并进行通报。
10、造成其他风险和成本。

二、法律依据和常规问题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人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工人向社会保险经办组织申请解决社会保险登记。未解决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组织核定其应当交纳的社会保险费。
按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1、不交社保,换成补贴多加工资,可以吗
不可以!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用人单位和个人不得私下就社会保险费进行约定,由用人单位支付现金,员工个人自行办理社保缴纳的做法,不可取。

2、单位让员工承诺弃缴社保,合法吗?
不合法!
据《社会保险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该项义务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约定变更或者放弃。

三、因企业未缴社保,带来退休金损失,怎么办?

这个事件在《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中,没有明确的法条。可以借鉴一些法院的过往判决案例和最高法院的部分判决倾向。按照最高法院的判决倾向,一般是企业会承担一部分养老金待遇损失。酌定按照劳动者退休时当地退休职工的社会平均养老金标准,参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中75周岁这一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标准,结合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比例份额,一次性计算养老保险损失为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本案因乙公司未为钱某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不能补办,导致钱某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钱某要求乙公司赔偿其养老保险待遇损失,符合法律规定,酌情予以支持。关于养老保险待遇损失怎样计算的问题,由于社会保险待遇计算所依据的内容纷繁复杂,而且受政策调整影响较大,且对于不同保险项目的保险待遇计算规则不尽相同,如要求精准计算则难于操作,也与审判实践不相适应。根据目前较为通行的办法,酌定按照劳动者退休时当地退休职工的社会平均养老金标准,参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中75周岁这一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标准,结合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比例份额,一次性计算养老保险损失为宜。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的规定,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采取“统账结合”的管理模式,参保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工资总额的20%和8%的比例,缴费满15年并达到退休年龄者可以领取养老金。本案由于钱某并未支出应当由个人负担的份额,故在计算损失时应当根据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缴费比例酌情予以赔偿。对于乙公司已经在工资中发放的社保补款9756元,应当相应地予以扣减。

这些关于社保的回答,大家也可以看看:

公司社保基数低于国家要求,是否可以申请仲裁?公司未足额缴纳社保可不可以直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自愿放弃社保公司不缴纳违法吗?在当下的中国,不交社保属于短视行为,还是明智的决定?公司不给员工交社保,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社保缴够了15年停缴,临办理退休时再缴两年,退休金怎么算?未到退休年龄不幸去世,交的社保怎么办?钱能退回吗?统一回复!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我们@51社保,如果还有薪酬、个税、社保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来撩~

四、公司签了劳动合同,不交社保怎么办?

针对你的问题,我逐一给你解答吧:

1、首先要跟你说明的是,如果你只是主张公司补缴社保,那么这种情况一般是不受理的,你可以去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其对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并监督其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

如果你是因为公司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你不能享受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保险待遇的,主张由单位进行赔偿的,此类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如果你要提起劳动仲裁,那么就用“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申请解除劳动关系”为由,要求公司支付你相应的经济赔偿,并且补缴之前的社保。

2、仲裁需要的材料也就是能证明你和公司劳动关系的,如微信聊天截图、上下班打卡记录、工资流水。

3、不用提前一个月说,你去申请仲裁后,仲裁庭受理就会自行通知公司。

4、你指的仲裁时间是受理时间?如果是,那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5、公司有义务给员工开局离职证明,而且新公司也会要求你出局离职证明,所以这个对你找新工作是很重要的。

相关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我们51社保~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